css层次选择器具体用法如下:
采用后代选择器 :从上面可以看出所有的标签都是body的后代,那么我们使用后代选择器,就可以将body的后代(所有标签)改变样式: 后代选择器是用祖先加上空格再加上后代标签类型进行声明的。
以上资料供参考。
派生选择器 可以使一个元素里的子元素定义样式 例如: li a { font-size:14px} 就是给li下的子元素a定义一个14px号像素的字体样式 类别选择器 在html中引入css样式通常由,类别选择器 在CSS中用一个“.”点开头表示 如:.box {width:960px; margin:0 auto; padding:0px; overflow:hidden} 在html页面中,用class="类别名"的方法调用: 这里是内容 类别选择器方法比较简单灵活,可以随时根据页面的需求新建和删除 还有,id选择器 在CSS中用“#”号开头表示 如:#box {width:960px; margin:0 auto; padding:0px; overflow:hidden} 在html页面中,用id="类别名"的方法调用: 这里是内容 id选择器和类别选择器其实是一样的 通常id选择器仅是用来表示不重复的样式 相对的来说,类别选择器灵活一些,而id选择器仅表示重要的样式字段
你这问题就像是在问:我可以先吃碗底的饭吗?反正都是要把一碗饭吃完,先吃碗底的还是先吃碗面的有啥区别呢。
CSS3只是CSS的一个技术标准,本质上还是CSS,也就是说,你学CSS3也就是在学习CSS。
因此,最重要的是你先要知道怎么张口吃这碗饭,而不是从碗底开始吃还是先从碗顶先吃。
只要你把CSS的基本概念搞清楚了,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CSS3也只是比CSS1多了许多可以简化开发而且效果极其酷炫的新玩意而已,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查询文档来查找而不需要专门的学习,而CSS1和CSS2的许多基础内容(比如定位,比如盒模型)却在实际开发中常常用到,即使你先学CSS3,你也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它们。因此,谁先谁后又有啥关系呢。
个人建议,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实践,书中来的终觉浅,多尝试你会发现更多。
说到这份上,貌似你不能跳过CSS1和CSS2直接学CSS3了,width、height、margin这些都不是CSS3的内容,还有标签选择器、类选择器这些基础选择器。直接上手CSS3,连一个像样的盒子都写不出来的。
1、元素选择器 标签名{ }
2、id选择器 #id属性值{ }
3、类选择器 .class属性值{ }
4、选择器分组(并集选择器)
作用:通过它可以同时选中多个选择器对应的元素(通常用于集体声明)
语法: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n{ }
5、复合选择器(交集选择器)
作用:选择更准确更精细的目标元素并为其设置属性
语法: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n{ }
!注意选择器之间不能有空格,要紧挨在一起
6、通配选择器
作用:用来选中页面中所有的元素
语法:*{ }
7、后代元素选择器
作用:选中指定元素的指定后代元素
语法:祖先元素 后代元素{ }
8、子元素选择器
作用:选中指定父元素的子元素
语法:父元素>子元素
9、伪类选择器
伪类表示元素的一种特殊状态
:hover 移入时元素的状态
:visited 已被访问过后的元素的状态
:active 被点击时元素的状态
10、 属性选择器
作用:根据元素中的属性或属性值来选取指定元素
语法:[属性名]选取含有指定属性的元素
? [属性名=“属性值”]选取含指定属性值的元素
? [属性名^="属性值"] 选取属性值以指定内容开头的元素
? [属性名$="属性值"] 选取属性值以指定内容结尾的元素
? [属性名*="属性值"] 选取属性值包含指定内容的元素
11、兄弟元素选择器
+选择器
作用:选中一个元素后紧挨着的指定的兄弟元素
语法:前一个+后一个(作用在后一个)
~选择器
作用:选中后边所有的制定兄弟元素
语法:前一个~后边所有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