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网站建设品牌,十四年专业建站经验,服务6000+客户--广州京杭网络
免费热线:400-683-0016      微信咨询  |  联系我们

是否意味着百度不再做医疗相关业务_服务器

当前位置:网站建设 > 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3/3/8 15:12:16       共计:3585 浏览

是否意味着百度不再做医疗相关业务?

以下内容由“动脉网”原创编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次裁撤,在2月6日百度CEO李彦宏发表《迎接新时代》演讲中,其实已经可以窥见一斑:

“我们不是某一个垂直的行业的公司,我们是更像一个平台公司,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行业都非常非常了解。 但是我们跟有些行业关系比较近,比如医疗行业。最初百度这种医疗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O2O的东西,就是我们这有用户,很多人来找去哪儿看病,我们怎么帮他挂到他想挂的号。 但是到去年开始,我们发现说其实像智能问诊已经变得越来越实用了。如果说我们的智能问诊的系统能够达到一个医生职业的平均水平的话,那就完全可以先通过一个智能的系统,起码是辅助这些医生做一些判断,真的是到大病的时候才到医院,到更具有规模的医院去。 那再往下走一层呢,比如说基因测序,它是非常大数据的一个东西。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跟医学知识进行结合,找到答案的话呢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再往下走,比如说新药的这种研发,怎么样去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找到新的药,这些东西还在非常非常早期。”

可见,百度正在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医生诊断作为医疗的新突破口。

目前,百度旗下与医疗相关的共有6大业务:包括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百度医生挂号平台、百度医学、拇指医生和百度健康(网页无法打开)和Dulife。而2015年,百度成立的药品O2O的产品“药直达”,现已关闭。

据了解,拇指医生,于2013年底上线,是百度知道着力打造的医疗类品牌栏目,为网友提供医疗健康方面的咨询,包括健康常识、疾病知识、诊前建议等。有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3月,拇指医生线上活跃医生已经达到5000余名,累计帮助患者3600万名。

百度医学是由百度官方出品的综合医学信息服务平台,涵盖学术期刊、行业会议、指南共识等医学专业信息,旨在提高医生检索专业信息的效率,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而Duilfe是百度云旗下专注于提供人体健康服务的可穿戴设备品牌。深度整合了百度云服务,包括健康数据存储、分析、处理,展现以及为用户定制所需的健康云服务。

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业务,还要数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和百度医生挂号平台。

百度医疗健康大数据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百度医聊、疾病预测和医疗大脑。按照李彦宏的设想,百度健康大数据在未来将通过这三项服务,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服务,为基因测序等精准医疗服务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同时还可以为药企计算模拟药品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预测药品的效果,提升新药研发的效率。

既然提到了百度医疗大脑,那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下这个“宝贝疙瘩”:

2016年9月底,百度正式推出了百度医疗大脑。利用机器来替代简单病症问诊,帮助医生分析和整理患者数据。

百度医疗大脑和百度大脑一样,包括三个部分:

计算方法。包括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万亿级的参数、千亿样本和千亿特征训练;

计算能力。包括数十万台服务器构成了“百度大脑”的实体,几年前百度便开始自建中国最大的GPU集群;

数据。全网的网页数据、十多年来累积的搜索数据,以及百亿级的图像、视频、定位数据。

百度大脑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

语音的能力。包括语音识别能力和语音合成能力;

图像的能力。图像能力指的是看到一个图片,不仅能看得见,还能看得懂。按照技术界的说法,它应该是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比语音和图像更难。语音和图像技术更多还处在认知的阶段,而自然语言理解除了要有认知能力之外,还需要逻辑推理能力、规划能力等等,同时也需要依赖于更为强大的知识图谱;

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在传统的AI中并不是主流。但是今天,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收集很多很多和用户行为相关的数据,就可以对用户做很好的画像,而这里面使用的技术又基本上都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

百度医疗大脑的研发者,是百度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范伟,具他透露,人工智能运用到医疗,主要面临三个难题:用户意图的定义、用户的描述口语化和多样性、标注过的数据量非常有限。在“用户意图的定义”方面,百度医疗大脑是将用户意图分为5大类:疾病、症状、药品、检查和手术。

百度医生的业务,主要是传统的在线挂号和预约服务。2015年上线至今,百度医生已经覆盖了全国343个城市,12822家医院和超过20万名医生,累计服务人数超过800万人。

从需求上看,这两项服务本身并无问题,问题还是出在入口上。腾讯有微信,阿里巴巴有支付宝,两者在移动互联网都有自己的超级入口,这也正是百度所欠缺的。笔者推测,百度医生在未来,应该不会停运,但很有可能会加强与线下资源的对接。由纯线上的轻模式,逐步转向微医互联网医院那样的落地模式。

百度医疗大脑和大数据的实施,必然需要与更多线下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更加深入的对接。现目前,企业与医生和医疗机构最佳的合作形态便是互联网医院,而这两点,微医已经走在了前面,相信百度不会在此环节自甘落后。

百度医生作为聚合医生和医疗机构资源的综合性平台,其作用显而易见,而百度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潜在用户和对象,则与该平台的服务提供方高度重叠,两者很容易形成互补关系,也正因如此,如若两者能够形成合力,或将成为百度新医疗战略的杀手锏。

欢迎关注动脉网头条号,掌握医疗行业一手动态。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广州京杭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与我们联系。
·上一条:为什么一进服务器什么键都用不了_服务器 | ·下一条:Steam方舟生存进化_服务器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