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有哪些外来的词语?
今天汉语(主要是北方话),这些词汇都是来自波斯语,括号为注释中文意思:属霉(倒霉)、猫腻(隐匿)、狮子、大拿(知道)、皮牙子(洋葱)、婆罗(抓饭)、馕(面包或饼)、克里马察(麻利)、麻食(小吃)、马斯达吉(香料乳香)、古剌卜(玫瑰水)、阿拉吉(酿酒技术)、阿鲁(杏)、打鲁(药)、阿石(粥)、捨尔别(酒)、巴巴(祖父)、娜娜(祖母)、热瓦普(琵琶)、尼尔麦提(食物)、阿斯马尼(天空)、阿卜(水)、俺姑儿(葡萄)、阿纳尔(石榴)、安珍儿(无花果)、虎儿妈(椰枣)、那合豆(鹰嘴豆)、孜然、祖母绿(上等绿松石)、木额(鸡)、嘎子(鹅)、乌苏里(洗澡)等,以上这些常用生活中外来词都是出自明代波斯语语言著作《回回馆译语》,音译为塔吉克语发音。
例如:古代带“番/胡/西”等物产都是来自中亚大月氏(粟特)特产,今天统一叫波斯特产。
Copyright ©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